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日前,由中國旅游協會智慧旅游分會、第一財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0第二屆旅游互聯網大會”在滬舉行。
11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本屆旅游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具有標桿意義。會議積極發揮協會、媒體、技術共鏈的優勢,持續深化“互聯網+旅游”戰略部署,來自全國各地文旅、航旅、科技、高校、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以多維度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共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未來。
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潤鋼在主旨發言中指出,高端酒店可能成為旅游業的下一個風口,地產商驅動的高端酒店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必須由市場驅動,在理念、產品、模式等方面全面創新,提升體驗性、品質感、檔次和特點。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從國家和行業的層面解讀智慧旅游的戰略。他提到:我國經濟生產方式,從對資金和自然資源的高消耗,轉向把數字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新數字經濟時代。全國各行各業的要素都在向智慧、科技、專利、技術轉型,旅游行業與國家各項重點產業可協同發展。
中國旅游協會智慧旅游分會會長肖潛輝認為,未來互聯網創業和線下企業生存空間將得到拓展。中旅旅行副總朱春曄談到,旅游行業里會逐步出現更多“小而美”的公司,中國旅游行業在下沉市場還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本次大會特設智慧營銷環節。聚焦音頻、短視頻、會員制等形式,分享了旅游行業的智慧營銷方法。喜馬拉雅副總裁孫鵬以“聽見去博物館的理由”為切入點,深入解析如何通過音頻玩轉互聯網傳播,認為“故事+流量”是引流的利器;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兼職教授曠雄杰,分析“隨心飛、隨心住”系列產品,詳盡解讀了預售、打包、高性價比、在線銷售的旅行產品,探索旅游生產方式、服務方式的創新。
大會積極推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在旅游領域的應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文旅行業首席專家朱洪波分享了華為打造智慧文旅的新思路,即華為通過云網邊端協同的智能體構架,搭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平臺底座,應用于各類文旅行業項目,展示了華為與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合作的智慧文旅項目。
《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通過舉辦各級各類創新創意大賽等方式,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率,推廣一批優秀應用案例和行業解決方案。本次旅游互聯網大會與重點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復旦大學旅游系副主任孫云龍帶領專業碩士班的三支代表隊伍,展示了新科技創新創意比賽獲獎者的研發成果。
作者:周淵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