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今天在上海進行,三級職業聯賽所有俱樂部代表全部參加了本次會議,有關球員降薪和俱樂部改中性化名稱等一系列措施也就此正式落地,其中有些細則與之前外界所流傳的略有出入,比如球員被限制的單賽季薪酬中并不包括比賽獎金,以及歸化球員可以按照本土球員薪酬標準執行,也可以按照外籍球員薪酬標準執行,由俱樂部自行選擇。
根據中國足協在會議中宣布的《2021至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其中俱樂部單賽季總支出限額為中超(6億元),中甲(2億元),中乙(5000萬元),該支出中包括青訓和女足費用;一線隊球員單賽季薪酬(不包括比賽獎金)限額為,中超球員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中甲球員300萬元,中乙120萬元,外援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外援薪酬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關于入籍球員薪酬,可由俱樂部自主選擇按照本土球員或外籍球員標準執行,但需在中國足協備案。
關于單場比賽獎金
中超獎金限額;贏球300萬元,平球100萬元,賽季可設置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機動獎金。
亞冠聯賽獎金:贏球600萬元,平球200萬元。
中甲獎金限額:贏球100萬元,平球30萬元。
中乙獎金限額:贏球30萬元,平球10萬元。
關于處罰措施,中國足協的處罰方式非常明確,如果俱樂部總支持超標最多可扣除聯賽積分24分,如俱樂部與球員簽訂“陰陽合同”,那么最終的處罰將是降級!
具體細則見下圖
會議上,大連人俱樂部代表宣讀了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聯合聲明,代表所有俱樂部表態全力擁護并堅決支持中國足協的財務約定指標。
作者:陳海翔
編輯:謝笑添
責任編輯:沈雷
來源:圖片/陳海翔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